中国智慧照明网为您提供中国照明行业专业资讯: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引导行业发展方向,使未来的照明建设有科学的依据;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提高城市照明建设和管理体系运行水平;紧跟城市前进步伐,服务市政
一、项目概况
根据住建部《“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把城市照明专项规划提高到重要层面,支持和鼓励各大城市认真作好该项工作,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应于“十一五”末期前完成本市的照明规划。在此背景下,根据江苏省住建厅文件指示,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工作由南京市住建委立项,参编单位有原南京市市容局,原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市政设施综合管养处,南京市路灯管理处,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是结合城市的交通路网拓展,经济实力的发展,整体形象提升的需要,将城市的功能照明,景观照明等各项照明系统的建设和改造作出宏观的实施计划。规划项目于2006年年初全面启动,历时近一年时间,于2007年1月通过专家评审,并正式颁布。规划共分8个章节,包括了城市功能照明、景观照明以及节能、管理等各方面的控制性规定。
二、规划编制
《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总体框架是通过对照明规
划完成较早的杭州、成都、深圳三市的调研,结合《“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要求,首先明确南京城市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功能照明、景观照 明在南京要体现的效用;将照明规划结合2008-2014年间迎接世界城市论坛、国际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而确定的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从空间、时间上构建城市照明蓝图,实现规划的宽度和广度;同时以适度超前、结合实际为规划原则,将“三新”技术应用、照明评价体系以文字形式纳入规划;用政策引导的方式提高规划执行力。
(一)规划目标
国内外规划编制都确定总体目标,给城市以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划框架。规划总目标的确定是在编制规划开始时就要确定的重要内容,它决定了整个规划的目标和基调。《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以南京总规为依据,依附南京城市结构,通过对不同功能区域的景观亮度、光色等规划以及对城市的各类景观元素的景观设计引导,引用新技术、新方法,塑造南京城市夜景,烘托古城的历史文化氛围,定义南京为长江流域中心城市。
(二)总体框架
在确定城市照明的定位和目标的基础上,规划编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空间、时间布局,建立系统性的框架。在规划中就是框架编制大纲,编好大纲后填充具体内容,规划的雏形就形成了。南京景观照明总体结构可概括为“一江一河、两环十字、四片多景”。一江一河——长江与外秦淮河,是勾勒南京主城空间结构的两条主要水系。两环十字——以滨江大道一绕城公路为外环,界定出南京主城区域;以明城墙为内环,突出历史文化沿革深远的老城夜间景观;十字轴,南北向以中央路——中山路——中华路为纵轴,东西向以汉中路——中山东路为横轴,是南京城市空间展开的最主要轴线。五片多景——以新街口、河西中心区、鼓楼、山西路及夫子庙等5个商业区作为城市纵向主轴上串连的景观照明建设重点区域,同时兼顾主城的地区级中心所在区域,形成多个次一级的景观照明区域。
(三)规划原则
在规划编制中,规划原则是规划的理念和思想的体现,结合编制时的城市环境等因素,在规划文本中呼应城市总规,确立照明专项建设发展模式的引导作用。《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指出,照明和城市总体建设共同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城规划;体现城市特色,生态照明,艺术与人性化并重;兼顾长远期、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建设成本与维修成本统筹兼顾、方便维护和管理;重视可操作性。
(四)规划依据
规划编制应呼应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体现规划的正确性、权威性、科学性。《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编制依据了《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江苏省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中国城市照明发展研究报告》、《“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以及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城市照明的其它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范、标准。
(五)规划年限、范围及规划深度
规划年限、范围及深度都是各类规划编制中的基本要求。年限是指规划效用的时间范围;规划范围是指导照明发展的空间描述;规划深度是项目、指标等具体内容的细化程度。以《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为例。
1.规划年限: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符合国家“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年限,照明发展依附于城建发展。
2.规划范围:分为主城和“一城三区”两个层次。其中,主城为本次规划的重点,面积约258平方公里;“一城三区”规划面积约458平方公里。根据照明对象特点及照明目的,本规划将城市照明分为强化城市整体功能的功能照明和强调装饰艺术性的景观照明两个部分。
3.规划深度:①主城范围:构建总体规划框架,对城市各级道路、交通广场提出功能照明的指标要求及配电、控制方案;根据南京山水城林的景观特征、城市空间的历史痕迹,构建景观照明系统,并将景观照明要素分类提出相应控制要求;②“一城三区”范围:提出总体规划原则与控制要求。
4.近、远期目标
(l)近期目标:①功能照明达标建设,完善小区照明系统,主城范围内消灭盲区;②构建绿色照明体系,建设一批绿色照明示范工程和节电改造示范工程;③改造功能及景观照明光污染严重的工程,结合城市道路改造和城市供电线网改造等同步实施架空线路整治,完成裸铜线改造,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照明安全运行;④建立景观照明总体框架,建设中心区、风景区、大型公共设施集中区的景观照明;⑤建立功能及景观照明智能化监控系统。
(2)远期目标:①普及绿色照明工程,合理利用能源,有效消除或减少光污染和眩光;②形成突现城市特色的照明文化;③实现智能化监控及管理系统;④照明功率密度达到节能指标。
(六)照明评价体系
南京规划编制过程中为了给现有良莠不齐的照明市场以规范和指导,专列一章设计导则,依据城市照明设计标准,将各级道路分类,制定光环境标准,用规划的形式指导未来的城市照明规范发展,发挥出专项规划本身引导的作用。
(七)绿色照明规划
绿色照明是未来城市照明的主线,照明规划代表未来,就应体现绿色照明。南京规划编制时国家已着手建立绿色照明体系,因此,为引导城市照明市场集约发展,南京规划文本中就专门加入绿色照明工程的主要目标:节约电力;减少环境污染;建立起节电照明器具的市场推广体系,使照明节电纳入正常的市场运行轨道;提高节电照明器具的产品质量,完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制定节能改造发展计划。
(八)规划保障
科学的规划需要执行体系完成规划思路。南京规划文本从法律、法规、建设程序、管理体制、资金保障、公众参与保障、行业技术各方面进行保障,确保规划条文行之有效,在南京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充分吸取了以往多数规划流于形式的缺陷,用政策条文的方式明确了规划执行方式。
三、经验分析
目前,各主要城市都相继完成并发布了照明专项规划,但仍有部分地级市县缺少规划。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照明新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在“十二五”期间,还面临新轮的照明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该项工作仍是业内人士关心的热门话题,值得大家共同探讨。在南京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参与过程中,得出以下经验。
(一)资料收集
有了另外城市的成功经验,规划编制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节省投入,提高效率。因此,第一步考察调研最重要。南京城市照明规划小组对多个规划已经完成的城市进行了学习考察。深圳市是我国最早启动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城市之一,起点高、专业性强,从总规细化到控规至详规层面,在全国照明行业具有示范性作用。该规划投入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多家单位的配合协调下,高效顺利地取得了系统性的规划成果。成都市照明专项规划,抓住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规划步骤明确,充分调查现状,提出该市未来道路照明建设和景观照明设计总体原则和发展方向,并就运行技术及管理体制作了建议性的阐述,是一部全面概划时就充分考虑了杭州、成都、深圳的优点,结合南京实际,对症下药,节省了大量的前期投入,获得了高起点。
(二)政策指导
法律法规要充分熟悉相关政策法规,要和政府的文件规定相符合,避免出现一个城市两套标准的情况。这样照明规划才会具备统一和规范照明市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三)专业技术
照明专项规划涉及城市规划、照明设计、光源制造、政策法规等多专业,因此,建立一支技术齐备的专业队伍是编制规划的前提条件。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就整合了规划设计研究院、路灯处设计中心的专业技术;原市容局、市政公用局的法规政策等优势资源。以南京路灯设计中心为例,该中心得了专项设计资质,在城市功能、景观照明设计中收集了大量数据资料,积累了丰富经验。在2007年完成《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目前已编制完成《南京“十二五”照明发展规划》的征求意见稿。新规划包括了城市照明建设规划、照明监控中心发展计划、低碳照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内容,对未来五年城市照明发展进行了引导。
(四)框架建立
专项规划应以突出城市特色为出发点,依靠发达的道路照明体系,结合众多的自然、人文景区亮化,点面相联勾画出城市照明总体格局,总体框架的搭建是编好规划的基础。
目前国内照明规划的普遍框架是:在建立和完善现有道路功能照明系统并根据城建规划向新城延伸,以主干道为框架,构成层次分明、功能突出的功能分区,在其中和谐合理地填充景观照明,计划性建设纵深亮化带,多层次、全方位、分步骤地呈现出城市夜景特色。在前期考察调研与成都照明处的交流中发现,该市专项规划就顺延以上思路,利用现有的环状道路网和景点景区定出了夜间照明突出该市“休闲之都”特色的定位和设计思路。
(五)现状调查
解决实际问题是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初衷,现状调查数据越详细,编制规划内容越充实丰富。所以在前期,照明现状调研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平台优势,统计出电源、器件各类设施分布现状;测量道路光学,配电实际情况,得出城市总体照明设施参数平均水平。南京路灯在功能照明调研时对现状调查专门立项,24小时轮班上路,历时30天,调查了21个照明电源点、13条快速路、55条主干道、10条次干道、10条支路、8个街巷、7个交会区、3个商业片区、3个居住片区、14座立交桥、5个广场的照明状况,范围覆盖了南京主城区及近郊。获得数据包括照度、照度均匀度、度、亮度均匀度,纵向均匀度等主要指标;电源点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在规划编制中,针对现状指定了交会区增加高杆照明、超亮区光源改造、照明参数不达标路段设施翻新计划等。规划为近几年道路照明工程提供了参考,目前南京照明现状较2007年已显著改善。
(六)发展模式
如何让照明专项规划长期保鲜,并延长使用寿命,就要充分预计到远期照明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技术革新。规划应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工程建设维护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目前,根据《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南京的照明节能技术经过长期论证、反复实验,以变功率镇流器、高光效灯具为主的新技术正在多条道路上大面积推广;路灯防盗自动载波巡检技术、单灯控制等领先技术正试点实验。这些新技术的运用将给整个照明行业带来改变。此外,工程与维护中能源合同管理模式也在讨论和研究中,作为规划编制中,应探讨多种技术、管理模式的需求性,可行性,技术实验体系、管理思想等明确地写入规划,体现规划应具备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七)规划进度
照明专项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细节多、进度不易掌握等特点。因此,要在规定时间内交出满意答卷,就应借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制作进度计划表,资源配置表,以及临时措施等。这样对项目的重要节点可以做到把握准确,完成时间充分,规划质量便于掌 握。
(八)保障体系
照明专项规划作为城市的一个大型项目,需要有人、才、机的投入以及各部门协调配合做保障。即以加大人力和财政资源投入为基础,请专业的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参与提供技术支持,组建专门的规划小组,联络相关单位协调配合,促成规划工作顺利推进。以深圳照明规划为例,深圳照明中心经前期努力,为规划编制减少了阻力,国土资源局提供稳定的相关政策,交管局协助道路照度测量,电力公司提供电源分布情况,设计院提供强大技术支持等。深圳光环境中心和路灯处成立了专门的规划组和委托单位共同编制。多方面资源的协调一致,是该市照明专项规划编制的成功之处。
此外,规划成果的书面表达是展现规划水平的主要方面,在文字叙述时应组织连贯,有章可循,再配以实景照片和效果设计图,就能够达到理论和形象的结合,表达真实意图,这是各专业规划设计的普遍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照明规划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用技术的语言体现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推进行业科技进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对于多数城市来说,城市照明专项规划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编制为下一轮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编制拓宽了新思维。新一轮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将成为城市照明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l]《南京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原南京市市容局,原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7
[2]陈大华等,《道路照明选择依据的探讨》.复旦学报2003
[3]袁樵,《商业专卖店照明》.2008
[4]周太明,黄甫炳炎等,《电气照明设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6] CIE66-1984 Road surfaces and lighting(jointCIE/PIARC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