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就此次调研的背景和目标作了详细说明。多项研究表明,不良的教室照明是导致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国家和有关机构已经多次出台学校教室照明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但目前绝大多数教室内均采用高色温荧光日光灯,照度低、显指低、光色偏冷,存在频闪、眩光、光衰严重等问题,极易引起视觉疲劳引发近视,教室照明不达标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记者跟随调研组来到我市一所中学,因为邕城艳阳高照,教室采光条件不错。调研组拉上教室窗帘,用多功能照度计对教室照度进行检测,课桌椅照度为246lux,低于国家规定的300lux标准。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学校照明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建兴告诉记者:“目前国家标准,教室主要包括课桌面照度、照度均匀度、黑板照度、眩光值等指标,测试结果显示不少指标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其中黑板照度的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此外,国家对教室照明频闪没有强制限定,频闪人们用肉眼很难察觉,现场工作人员使用照相机和手机拍照功能时,就能看到灯光的闪烁,调研组在使用仪器检测时发现,教室的日光灯基本存在频闪,许建兴解释说:“现在我们教室灯光的频闪属于肉眼不可识别的,没觉察出来不等于没有危害,灯光在一定频率的大小反复波动的话,人眼也跟着要调节,这样调节无形之中会导致眼睛更容易疲劳,久而久之会有近视隐患。”
2016年6月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中提到,我国5岁人群中,近视比例接近40%,相当于每3个人就有1个是近视,近视人群接近5亿人,青少年近视率更是居高不下。因此,选择有利于学生用眼的教室灯光已是当务之急。目前,南宁十四中高中部、南宁二中等校正在试点引进新一代护眼、节能的LED灯具,对学校照明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调研组也将到我市多所中小学学校进行实地走访、现场访谈及夜间数据测量等工作。
“现在教室使用的灯光有荧光灯、白炽灯、LED灯等多个品种,对于学生来说,哪一种是最理想的光源呢?”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学校后勤装备处处长沈英琪表示,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找到科学而客观的数据,教育部将进行全国范围的调研,最终出台“教室灯光照明环境标准”,同时希望督促地方改进学校的灯光条件,使学生的眼睛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