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随着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崛起的新兴城市。白天石家庄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夜间,城市星光点点,流光溢彩。在这样一个明亮的环境背后,有这样一支默默无闻的队伍,他们一直信奉着服务社会奉献光明的理念。他们就是石家庄市城市照明人。他们负责市区内夜景照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由六个维护所为全市9万多盏路灯和20.6万盏夜景景观灯保驾护航。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通过桥东所运行队的一个班组,来走进这个集体。
王磊,男,35岁,中共党员,别看他年纪不大,却是照明行业的“老兵”了,从事城市照明工作已经十四个年头,是照明行业内线安装工技术标兵。
张伟华,男,44岁,中共党员,自调入照明处后一直从事维护工作,曾多次获石家庄市城管委嘉奖。他们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他们两人一个老成内敛,年长有阅历;一个阳光直率,工作年限长有经验,或许是相同的部队经历,又或许是共同的人生目标,自2007年搭挡以来,他们两个人就十分地投契。在工作中相互体谅,相互交流,慢慢地变成大家公认的“最佳拍档”。
一线维护最多的就是接线、配线、查找电缆故障、排除配电箱故障、恢复大面积灭灯等重复而又单调的工作,但是这些又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因为哪怕是一根线没有接好,一片胶布没有裹好,都可能会影响到每一盏灯的亮灭。
他们每周都要将分管的2万盏路灯全部排查检修一遍,还要对4万多盏夜景景观灯例行检查一次。越到雨雪天,他们的维护任务就会更加繁重。由于工作时间不规律,平时,很难和妻儿见面,每当深夜忙完工作赶回家,妻子和儿子都已经熟睡,偶尔全家人能一起吃个团圆饭,陪着妻儿一起公园里遛个弯儿,那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
为做好本职工作,他们除了集体交流经验,自己还刻苦钻研理论知识,利用废弃的配电箱苦练配线技术,在故障处理现场,每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也是当仁不让、奋勇争先。
比如,在处理故障时,有的电缆井比较深,井口小,只能把头钻进井里摸索着干,手经常碰出血,出来后头晕眼冒金星。再有,象地下线缆的故障处理,往往需要挖沟,破路,他们也总是不怕脏、不怕累,总是冲在前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他们对待工作,责任心极强。他们所长提起他们都赞不绝口。
一线职工少,他们是极具经验的老手,带新人成了义不容辞的事儿。学员们一说起他们的师傅都是满满的崇拜和感激。
在工作方法上,他们总结经验,练就了接到报修任务,脑海里就能迅速模拟出故障状况的本领,能够预先把所需材料准备好,避免了因材料没带全而跑冤枉路的现象,确保了故障及时有效得到处理。
曾经有位大爷来电说他家门口的配电箱老是嗡嗡的响,影响休息。他们立刻赶赴现场查看,发现是外吸式接触器吸合不牢所致。为不影响亮灯,他们拿砂纸一点点打磨暂时消除了噪音,在后半夜行人较少时,又返回现场临时灭灯,更换了接触器,彻底的解决了噪音问题。
象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在2012年在育才街煤气管道爆炸事故中,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抓住了最好的抢修时机,确保了照明设施的安全运行。还有,在西郊供热站发生供热事故后,他们又是第一个到达现场,架设临时应急照明灯具,确保事故现场照明,并连夜抢修完成了友谊大街长青街以北灯杆拆除任务,在供热工程完工后当即进行了路灯恢复,确保了市民夜间正常出行。
每当有人问起或称赞时,他们总是含蓄地一笑。(王磊说:“其实我们同城市中大多数人一样,从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但是看到夜色中谈笑风生的人们,看到灯光下欢乐的、生动的人群,再多的辛苦、再多的汗水我们都觉得值!”)
这就是王磊、张伟华,他们是一个个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照明人的缩影,是城市照明的守护者,是城市光明的源泉。
如果,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的话,我想我们照明人就是街头鳞次栉比的路灯,是城市夜色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我是一盏路灯,在黑夜里,我高高地站立,串起一排排闪亮的风景;我是一盏路灯,在晨曦中,我不眠的守望,照亮并温暖每一个归程;我是一盏路灯,一棵带着体温的心脏,一只夜里明亮的眼睛”,我想,这就是王磊、张伟华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每一个城市照明人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