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
在大别山区,灯节的概念不是指正月十五的当天,而是指正月十五前后的一段时间,甚至延续到整个正月底。正月十三为试灯,十四是正灯,十五送灯,十六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是玩灯。故此,才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
扎灯笼
正月十三前,各家各户的灯笼要准备好。制作灯笼,当地方言叫扎灯笼。各式各样的灯笼,大多是家庭自己制作,也有在市场上购置的。灯笼的制作和选择要追新求异、别出心裁。一年一度的灯笼,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无论是自制还是购买的灯笼,在结构材料上,大体可以分为纸质的,麻杆的,竹篾的。纸质的灯笼可以折叠,便于携带,但不够牢固;麻杆的灯笼制作方便,甚至是人人都会扎,一般都是方正形的;竹篾的灯笼,就需要专业篾匠了,竹篾的灯笼不仅牢固,更重要的,每个灯笼都是一个艺术品,在形式上有兔子、小狗、小猪等各式各样,一般采用十二属相的动物。也有扎成元宝、儿童、寿星等形式的。在大别山,扎灯笼,也是一场晒工艺。
灯笼的骨架扎好后,表面还要贴上透明的皮纸,根据灯笼骨架的形状,选择不同颜色的皮纸,纸要贴的平展,不能有缝隙。这便是第二道工序了。
在就是在灯笼的表面上作画了,这可是文化人做的事。小时后,村里缺少文化人,我们这些小学生,便承担了这个任务。那时候,我便是最忙的了。
灯笼做好了,还要有灯笼架。灯笼架是有一块小碗口大小的木板,串上铁丝,然后挂在一根棍子上。那木板叫灯笼板,是来放置蜡烛或者煤油灯的。灯笼棍也是很讲究的,有的是用竹棍;也有更讲究的是用枣刺木棍,天然的红色,古朴光滑。
把灯笼串到灯架上,点燃灯板上的灯,就是完整意义的打灯笼了。大别山老家叫做打灯灯。
试灯
正月十三的夜晚是试灯。顾名思义,就是灯笼都准备好了,试试的意思。夜幕时,家里的每个房间,都要点亮灯,门楼上插上灯笼,小孩子打着灯笼在室外村子里去转转。因为是试灯,所以在睡觉前,家里的灯可以都熄灭。
正灯
正月十四的夜晚是正灯。这天的夜里,家里的每个房间,都要点亮灯,只要有门的地方,就为一个房间;大门和堂屋的门楼上要高高挂起灯笼。家庭的供桌上也要燃上香。香可以烧两三遍,但灯要一直亮到天亮。孩子们可以成群结队地打着灯笼到外面去玩耍,晒灯,看谁的灯灯好看,看谁的灯灯最亮。
送灯
正月十五的夜晚是送灯,也叫散灯。就是给自家已去世的祖先的坟头山插上灯。这种灯不同于灯笼,叫裤腰灯,是用纸粘成一个圆筒,在地上插上几支竹签,将纸筒套在竹签上,再在纸筒内点上蜡烛。纸筒,有红的,绿的,黄的,白的这些颜色。这些年市场已经出现了塑料的圆筒,上面还印制有相关的文字,更能烘托出一种思念的气氛。如此相关的产业也应运而生。
送灯除了插灯之外,还有在坟墓前烧纸、插香,燃放炮竹;燃放的爆竹,越响越好,越多越好。
给祖坟送灯,具体每个坟墓送多少个,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凭自家的习惯。除了给自家祖先的坟墓前送灯外,往往还都要送些孤灯。孤灯,是插在坟山的一角,也可是插在路边,田头等地,是送给那些没有坟墓、或者是因其它原因坟墓已经丢失、或者是已经没有后人了的逝者。送孤灯,大概也是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吧!
除了这些外,还可以定点地送灯。比如,为了防止孩子溺水,在水塘边送上几盏。如此种种,送灯,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或者说是一种许愿。
送灯的夜晚,尤其是在农村,成为了一个灯火辉煌的世界,农村里少有的奇观。观灯,也是从送灯开始的,这时候,闲下的人们边登上高处的山岗上,观赏漫山遍野的灯灯。
送灯、观灯之后,回到家里,继续在供桌上燃上香,依然要把各个房间的灯都点亮,直至次日天明。
玩灯
从正月十六开始,是玩灯的日子,有的持续到一个星期,有的地方持续半月。玩灯是个广义的概念,还包括玩旱船,玩龙,玩狮子,玩地灯(农村地方花鼓戏),从这村玩到那村,你来我往,有的玩到方圆十里。在夜晚,跟随的人们手里都打着灯笼,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如同一条长长的巨龙。
玩到哪家,哪家就会拿出香烟,点心作为礼品,送给前来玩灯的人们。
玩灯,是大别山农村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也是民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畅想丰收、祈愿丰收的年度礼节。
在大别山民俗的灯节里,从试灯到玩灯期间,每逢夜里,从家里点亮的灯笼打出去后,也必须要亮着打回家。显然,点亮灯笼是一种福,一种吉祥的象征了!
在大别山的灯节里,我们看到了我们先辈留下的这笔独有的精神财富,看到了他们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我们继承和发展这笔财富,有时还要冒着风险。“文革”时期,这些都是被作为“四旧”、“迷信”、“牛鬼蛇神”进行严格的封杀,尤其是送灯和玩灯。但人们依然在午夜、在三更潜伏到坟山,给先辈送灯,体现出大别山民间的一种顽强的信念。
改革开放后,一些民俗的东西开始渐渐恢复。灯节,又恢复了原有的风貌。只是,给移居在异乡的大别山人一道深深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