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光源的作用早已不局限与照明,而且它不仅会影响健康,还会危及生命。昨天刚发生的一起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昨天9点,在台湾高雄市田寮区中寮山隧道主干道3号往南路段发生了 16 辆轿车追撞的车祸。
▲车祸现场
警方初步了解,肇事驾驶都是疑似刚进入隧道时光线突然变暗,车辆减速,与后车未保持安全距离,刹车不及发生追撞。
隧道照明安全问题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1 照明不善引事故
当我们开车进入隧道时(尤其在白天),由于环境的高亮度和隧道低亮度的强烈对比,也由于驾驶员的眼睛对明亮环境的视觉暂留影响,一个未充分照明的隧道口会使人产生“黑洞效应”,看不见洞内任何细节,所以在入口处就应解决车在接近段的视觉问题。
▲“黑洞效应”模范隧道,此类隧道极易发生事故
就好比你突然从阳关明媚的室外突然走进昏暗无光的小黑屋,眼睛会由于强烈的明暗对比而无法正常工作,大约需要十几秒才能适应,而这十几秒,足够发生很多意外了!
另一个元凶:闪烁效应,也会让眼睛不舒适从而引发事故。
闪烁效应是由于照明灯具的间距布置不当引起隧道内亮度分布不均造成周期性的明暗交替环境,在某种车速下产生闪光的感觉。因此,隧道照明应保证一个原则:灯具均布。
▲隧道“闪烁效应”
2 接近段
接近段指你的车从远处开过来到隧道口的这一段。
此处的驾驶员必须能看到隧道内物体,不能完全是一个黑洞,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觉调节的阶段。
这一段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一段,入口亮度不足,很容易发生前文所说的“黑洞效应”。
黑洞效应:即隧道入口处或隧道内,照明亮度太低,又没有足够的适应时间,使驾驶员在室外高亮度下接近隧道时所看到的隧道犹如“黑洞”一样。
3 入口段
入口段是隧道内四个区段的第一段,在接近段行驶的驾驶员进入隧道了,要保证驾驶员能看见入口段的路面情况。
你从外面往里走的时候,不要有害怕的感觉,所以隧道口的灯应该很亮,但到底应该多亮?
整条隧道一直亮下去好吗?
不能说不好,但是比较浪费,当人眼逐渐适应比较暗的环境,灯也可以适当的调暗,这就有了过渡段。
4 过渡段
过渡段既经过照明水平相对高的入口段,隧道内的照明可以逐步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这段渐降的区域就是过渡段。
过渡区的亮度应逐级下降,下降的程度,即前级与后级差别不应大于3:1。在上图中到达过渡区(靠近中间段的)一端的亮度应等于中间区亮度水平的3倍。
过渡区内 2m 以下的墙面平均亮度也应小于该区的平均路面亮度,理由同上。
5中间段
中间段是隧道最长的一部分,由于眼睛在入口段,过渡段已经适应了比较暗的环境,所以中间段的亮度可以比较低,低的像夜间的道路照明一样,保证能够安全行驶就可以了。
相当于入口段和过渡段把我们的眼睛从白天变到了黑夜的适应,需要一段的时间,如果立刻的变,我们的眼睛就会暂盲,这样就很危险。逐渐降下来之后,中间这一大截就可以一直保持这样的夜间环境,保持正常的行驶。
6 出口段
出口区是在隧道内与出口相接的一段路面,这与入口区的位置决然不同。驾驶员在出口区内处在视觉明适应阶段,适应速度较快,但还要提高出口段的亮度,避免可能造成驾驶员不能及时发现面前行驶在大卡车阴影里的小车。
7 LED 时代隧道照明新应用
LED和智能控制模块的兴起为隧道照明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照明再也不似之前那样死板而刻意,引入 LED 和复杂的检测控制模板之后,隧道照明开始更加安全、节能和人性化。
1、根据洞外亮度调光
清晨、中午、傍晚、晴天、阴天、重阴天等不同天气下,洞外的亮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全部根据晴天的洞外亮度来布置入口出的照明,无形中会耗费很多能源。
加入智能检测模块和 LED 组合后,可以洞外亮度和交通量变化,进行入口段、过度段和出口段的调光设计方案设计。
2、根据车流量调光
根据车流统计按规定值调光,夜晚照明如果没有车辆调至20-50%亮度。
3、根据洞内亮度调光
根据洞内亮度调光。将节能做到最大化 。设计院设计时会有维护系数,那刚开始阶段,亮度是超标的,这样通过洞内亮度检测仪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调低亮度达到国家标准,起到节能目的。
除了隧道,还有很多区域的照明“关乎生命”,例如石油采集区、面粉厂等易燃易爆的区域与景观水底灯等水下作业的区域,与我们平常所用的灯具也是大有不同,大都需要有防爆或防水防漏电的标准。
作为照明人,不仅仅需要为大家送去光明,更要送去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