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没有风格?如果你问一位建筑师他的风格是什么,他可能提供给你各种各样的反馈——形式、媒介、信息、品牌、语言、方式......的确,风格是建立在这些事物上面。其实我们都在追求一个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而城市正是起到包容这种理想化状态的作用。
古代的城市和今天的城市在作为居住和生活等各种需求方面出现很多差别,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在建筑的居住性上东西方有明显不同,基于建筑的材料和牢固程度,东方建筑的构造普遍不适合今天人的生活居住要求,这就存在一个如何改造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城市多数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至今仍在居住,我们可能生活在几十年前的建筑里面吗?西方建筑稍加改造就可以提供厨卫和电梯设施,低矮木构的东方建筑在可利用方面实在是欠缺太多。最近的一次实例就是作为政治形象的天安门,为了国庆观礼的需要,在1971年拆建做了大规模的重修,增加很多现代设施,这才达到实用目的。
这就是在中国大量的城市历史遗存被摧毁的原因,保留了人文记忆和历史素材、风俗特征的城市节点在短短几十年时间消失殆尽。福州的三坊七巷在十几年前险遭李嘉诚的地产公司全盘拆除,李氏只在拆了一条巷子的时候遭遇了金融危机,盖了一个社区建筑也就是今天的“衣锦华庭”就收手了。现在的三坊七巷严格说只有“三坊六巷”,2009年经过大规模的重建以期成为城市的旅游区,重建就需要增加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排污、天然气、消防等等设施,这里现在已经成为福州的城市标志。
图注:福州的上下杭传统街区,成为为数不多的城市文化地标。也让这座革新后的城市具有了历史回忆。(江海阳摄影)
每个城市都在渴望新的地标建筑出现,以当代文明来重新定位城市价值。比如弗兰克.盖里的毕尔巴鄂博物馆,超未来意识的空间画面让这座西班牙小城成为旅游目的地。北京的CBD地区可谓高楼林立,中国尊,国贸二期,央视大楼,人民日报......各种形态各异的建筑比邻而建,但是在当代人看来它们和上海的浦东没有区别,也就是你把楼建的再高大,形态再不同,都已经被贴上“同质化”的标签。
城市正在丧失“性别”。也就是中国城市越来越趋向于“中性”。沈阳在建东北亚第一高楼,高度达到了五百八十米,青年大街上住宅和办公和酒店形成城市屏障。我寻找沈阳的古迹发现只能看到一些零碎的点,大帅府、清故宫、东陵、北陵,城市并没有因为这些骨干“点”而形成互相关联的网络,更没有历史“面”的出现。常州也只是在大运河两侧新建了一些仿古建筑,留下一些江南建筑的特征,天宁寺里也保留不多历史,至于市井居住的“青果巷”只剩下破旧的几座民宅,被新建高楼包裹住,城市记忆就在这里被撕裂。
图注:沈阳的大帅府,成为这座城市仅有不多的文化印记,也让城市在除去现代化外衣以后,还能有一个仅存的内核。(江海阳摄影)
我谈这些的目的是想说城市照明是不是也要趋向于极度雷同?伴随着城市的无标签化,照明也变成通俗事件?城市照明做为一个新鲜的课题,如何能让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变得更有滋味,并且有内涵呢?灯光能不能更有价值和含义?
城市照明现象
最早的城市是没有大规模照明,唐代以前实行宵禁,宋代放开夜晚管制,城市生活才开始丰富起来。在以物质燃烧为照明的时代,是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的城市照明现象,每年的几次节日会有花灯的出现,这已经形成固定的民俗保留下来。所以在今天城市虽然已经进入普遍照明的时代,仍然重视平日和节日照明表现的不同,这是一种民族记忆。
图注:连城芷溪花灯,已经成为每年必须发生的风俗典范被一代代人传递着。(江海阳摄影)
没有照明的城市是安静的,那是农业社会的典型特征。我们今天是消费社会,怎么会没有照明的多种多样表现呢?照明和商业活动、政治活动、社会的进步以及利益紧密相关,所以我判断今天还只是城市照明的初级阶段,只要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大规模的扩张,那么相配套的照明现象就会越演越烈。这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城市照明才是适合的?适度的?有原则的?有美学主张的?符合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城市的不同阶段照明现象究竟有哪些表现。
第一阶段
应该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有了一定开端的时候,城市开始建设步伐,商业活动逐渐增多,人民不再满足没有光的城市夜晚,因为灯具的限制,当时主要是以霓虹灯和气体放电灯为主。用霓虹灯勾勒建筑轮廓,形成变色,在大型建筑上用泛光灯做投光照明。这个阶段的照明具有无意识和碎片化的特征,主要还是在城市主干道采用高压钠灯做为功能运用。城市内还保留相当数量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城市人的生活仍然延续以往的习惯,这个时候城市夜晚可以看到闪烁的星星。如果今天让我们回忆那时候的城市夜景,会觉得那是一个发黄发旧的城市印象。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欧洲城市今天还保留着这样的历史面貌,静谧和沉淀是一座城市可以向其致敬之处。
图注:在城市的钠灯下还有一些成年人的记忆。(韩宏俊摄影)
图注:古老建筑因为几盏钠灯的介入延续着白天给人的沧桑意识。如果设想这些换成冷白光照射,会有多么的不忍卒睹?(江海阳摄影)
城市照明和城市经济发展关联很大,很快城市就不满足这种凌乱的、碎片化的照明现象,城市进入高速扩张规模时期。建筑形态变得更多元化,高层楼房、艺术设施、景观公园拔地而起。LED(固态照明)开始进入市场。
第二阶段
如果从时间上来划分这个阶段显然有误,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加速度的过程。以前的城市变化非常缓慢,今天的城市数年一个扩容,这种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从本质上我是反对这样迅猛的速度,这是一种急功近利,因为城市的框架拉大很容易,道路修过去,路灯亮了,小区建筑一栋栋立起来,甚至还没有任何建筑,只有成网络的道路,就像几年前的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如果一座城市的扩容就是用房地产住宅来填充,这是一个空心化没有活力的城市。
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进化时期,这个时期的照明姑且称其为“2.0”版的城市照明吧。这个时期的照明被称之为“亮化”,什么叫做“亮化?”孔子讲“文化”是指以“文”来教化社会和人民。顾名思义,“亮化”是不是可以称之为以“亮”来教化社会和人民呢?我们的城市到了一个可以彰显自己繁荣和富足的年代,我们需要用“亮”来凸显城市的不凡。这个时候的“亮化”其实就是简单地在刷“存在感”,城市的存在感。
亮化阶段的城市照明采用LED灯具来实现,有点、线、面光源。LED的诞生真是适逢其时,也或者可以说是城市的需要催生了LED的大普及。从做信号传输到功能性照明,这在十几年前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今天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每个城市身上。城市需要大规模的亮化,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城市的街道出现整齐划一的光色,这还是好的,很多城市的建筑不分美丑和高矮,都要在上面装满了灯,这是一种照明意识的混乱以及物质浪费。
但是,很快市民就对这种无目的的“亮”产生了厌倦,同时这种以照亮为目的的行为带来了工程方面的过度消耗。由于多是政府投资,这个时期的照明市场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重大照明事件——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城市照明,2015年南京青奥会城市照明,2016年杭州G20峰会城市照明,我们发现是重大事件促进了城市照明的迅猛变化。
图注:政府转型为城市照明的运营商,以期达到发展旅游产业,扩大城市影响,改变产业底下的状态。(江海阳摄影)
这个时代的灯具进入大规模的转型期,灯具的体积越来越向小型化发展,配光更加细致和准确,对于控光的技术,生产厂家越来越重视,外观材质也呈现个性化制造的趋向。强调和建筑以及环境的协调,“见光不见灯”、“见物不见光”成为照明的主流手段。
照明设计出现“灯光美学”追求,在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工程项目上不再以单纯照亮为目的,而是注意到灯光形式的构图感、诗意化、丰富性、联想性。
图注:哈尔滨大剧院的视觉转移照明,光引导人的视线,促使游客在空间中寻找不可预见的另一面。(江海阳摄影)
设计师对于空间载体采用“组合照明”的手法越来越多,用不同配光不同功率的灯具出光来塑造建筑和环境的立体感、情景模式。设计师对于“灯光美学”艺术化表达认识越深入,越能带动生产厂家的技术革新。
图注:在杭州南山路远眺西湖音乐喷泉和宝石山,感受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江海阳摄影)
城市照明逐渐走出以“亮化”为目的的认识误区,城市管理者也能思考亮的意义在哪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照明行业的主力业务从服务于房地产的楼宇照明、商业照明、综合体照明跨步到标志化照明、大尺度照明、空间观照明、主题化照明。政府投资、民间资本大量参与到城市照明活动中,PPP(政府企业合营模式)项目的到来也让城市照明面临一个新的转型期。
第三阶段
现在正在萌芽第三个阶段,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梦幻时代。今天的城市照明更多地融入了灯光表演,灯光秀,灯光装置的内容,其实这是对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挖掘,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事情。
图注:作为国内较早的杭州武林广场灯光投影实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但因为周边环境光太亮,而让艺术效果和观众浸入感打了折扣。所以说灯光表演选择合适的配套载体非常重要。(江海阳摄影)
光在空间中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光就没有这个世界的一切表情。我们是因为看到光才了解身边的环境、空气、水、食物、故事。所以说是因为光带来我们的视知觉认知,我们才会去观察去发现。光具有叙事性、隐喻性、逻辑性和秩序性,所以光的表演直接调动人的欣赏和喜悦。光还带有色彩因素,通过色彩的转换引导人步入环境,进而熟悉了解所处的空间。
视知觉的设计是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知觉中包含的“错觉”、“重叠”、“差异”、“运动”、“视觉信息”等等因素让光与空间形成巧妙结合。设计师开始重视空间中的“光构成”,认识到光是空间中的最主要视觉传达形式,不仅强调光的完整性,更会考虑光的对比、强弱、变化、过渡和图形意义。这是一个灯光美学时代,比如行走在城市中我们会考虑移动的节奏和光的变幻关系,视线转换,光环境画面的遮挡和消隐引起更多的观赏兴趣等等。
城市在这个阶段开始有理性照明的思考,城市管理者认识到我们做的照明是要符合城市的精神气质,是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而不是“千城一面”。一座旅游城市是以山水取胜还是以人文故事吸引大众?还是在城市外表上添加诸多五颜六色的东西?
图注:在笔者设计的一座旅游城市中,已经开始听到城市管理者理性的声音,他们开始反对这种花花绿绿,反对将宁静的山城做成城乡结合带的喧噪,这说明从领导者的审美中已经认识到是什么照明现象才是符合自身的气质。(江海阳摄影)
图注:在一些自然景观照明中用艺术化的手法刻画静谧和疏淡,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江海阳设计)
“光文化”概念大行其道,“文化”一词来源于《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要以“人文”来教化天下,这个天下包含了国家、社会、人民等等。这个“文”在汉语中通假“纹”,纹饰的“纹”,文化原来也有修饰装饰的意思。“文”就有了两意,其一是形而上的道,是典籍、知识、修养、制度、传承等等;其二是形而下的器,是一切人类发明的为人所利用的建筑、器物、服饰、家具、园林等等。本身“贲”字也是装饰的意思。文化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城市的各个方面,城市历史、记忆、情感、建筑、景观、古老的和崭新的,无处不在体现出“文化”的含义。光本身并无文化,只是照亮了这些需要照亮的载体,这就是“光文化”的意义。
图注:几盏灯打亮了书院建筑,又形成光影可读和建筑结构可视,这是一次有意义的灯光试验。(江海阳摄影)
强调光文化其实就是强调光的“能指”,准确地体现一个设计项目在区域空间中的特征和形象,有助于人去接纳、熟悉这个项目的存在。文化是柔性的,不需要用具体的言语和刻板的技法去表现它。把一个项目的空间气质和目的诉求讲清楚,就是把“文化”做对了。而光只是作用在文化上的具象,只是一种可见可读的形式,这是“表”、“里”的辩证关系。
那么灯光主题也就是“文化母题”,类推到城市层面,就出现了“甄选法”。城市不需要面面俱到的照明设计,把最具有文化特征的城市节点、城市体块遴选出来,把更多的城市附属物、居民生活区、暗夜空保护带根据等级不同做适度的照明功能设计,这是一种“减法”照明。
处在“加法”时期的今天很难理解“减法”的妙用。真正的节能还是“减法”照明,而不是看谁用了多少LED灯或者智能控制系统。没有在意识深处思考节能的都是虚伪节能,而“设计节能”才是真正的对自然对社会的负责精神。
图注:这条步道走着非常舒服,又安全又有情调。所有的光都凝固在地面上,又给情侣们以适当隐私。(江海阳摄影)
第三个阶段早期是“亮化照明”与“表演照明”处于相互融合的时期。灯光是具有“表演性”、“艺术性”和“意境性”的,于是伴随着灯光表演又有了“舞美情景化灯光”出现。从2016年G20那台晚会“最忆是杭州”开始,我们发现城市园林景观还能做的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一样,带有浓郁的观赏性和舞台艺术倾向。同样,当我们以建筑为舞台背景,灯光为舞台情景指向,那么人就变成了在舞台(环境)中活动的演员。
这种“舞美情景化照明”特别适合应用在文旅项目和特色小镇照明中,随着“主题公园”一类的文旅项目越来越火爆,必然带来照明设计的多向化转变,人们视觉中再也不是“碎片化照明”、“亮化照明”、“多媒体墙照明”、“投影影像照明”这些直白没有深度的东西,而是“境由光起”,“情由境生”,照明呈现出来的艺术化和美学性占据空间的主流,这势必引导出第四阶段的“情感照明”时期。
图注:这是以灯光渲染的树木植被亭台为背景的大型城市实景演出,灯光将故事情节烘托的淋漓尽致。(图片来自网络)
第四阶段
也许已经有了很多在第四阶段城市照明意象的端倪,只是我见闻浅薄,没有多少发现。我相信在第四阶段的城市照明已经走向了良性自我健康发展的道路。无论是灯具,还是城市载体,或者是光电技术,又可能是社会的审美趋向、道德情操,都能让城市进入一种稳定的有秩序的进化中。
我们谁也不可知未来城市是什么样子,但我想类似于今天这样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模式必然会被抛弃,社会不是以“发展”为唯一衡量指标的!没有节制意识的发展是人类自我挖掘的坟墓。我今天看新闻知道厦门市的城市规划即将在2020年到期,即将着手规划2020-2040年的规划内容,其中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列为首要方向。有一天我们成为“国家中心”以后呢?再谋求“世界中心”?乃至“宇宙中心”?其实这都是一种不可遏止的人性自私心理。
未来的城市照明和城市的功能以及城市的人口结构、文明程度有重大关联,照明只是基于此之上的一种视觉合理化表现,但是这种表现却充满人性光芒。这是一个“情感照明”时代。
彼得.霍尔(Peter Hall)在《文明中的城市》第三十章“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城市”中写到——“技术一直都是驱动力,这次是信息技术……我们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大多数人从制造、处理货物走向制造、管理、转化、交换信息的时代。”社会在剧烈转型,生活方式和思想潜能都在创造机遇。城市照明是经济活动的产物,当信息化、数字革命、智能替代时代到来的时候,经济的现行模式也发生变化,社会价值观也就不同了。虽然在那个时候城市依然有地区差异和不平等现象,城市中依然有社会分层和身份归属问题,但是城市的理性程度必将极大提升。
我设想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未来,城市智能自动化水准、人类对于环境和自然的谨慎保护、对于个体欲望的有效节制、对于空间美学的文明程度,都会让城市照明走向克制化和内敛化。也会出现充满高技术特征的伟大照明现象,但那一定是结合了城市特殊载体和视觉维度的异常情况。归根结底来说,城市有情感,社会有情感,人有情感,而照明成为沟通人、城市、社会之间情感的纽带和桥梁,这个时候的照明就是“情感照明”了。
图注:严格上说现阶段很难发现光成为沟通情感作用的现场,但可以从一些具有普世意义的现象中理解光成为人和环境最佳融合的情景。这个空间就是用一个低色温光源、中照度泛光将所有人(表演者、围观者)的情感包裹了起来。大家在看一个演出,听一首曲目,平静或者喜悦,这就是此时光所带来的生活意义,平凡而深刻。(江海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