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做一条街道你可以从一栋单体楼开始,研究它的形态、结构、特征、材料,但是设计师必须把这栋楼纳入到一个更宏观的格局中去思考。一条街道,纵深数公里,是有很多栋楼、街道交汇口、立面树木、水平道路组成的,你要有一个立体的组合关系在心里,知道该选择什么空间载体和符号来做道路主要表达。是这条街上最重要的一群楼或者是核心广场?就像福州的古田路一样,标志物是五一广场,五一广场的标志物是毛泽东塑像以及背后的于山堂,这里必然是街道的中心焦点。
图注:街道的核心焦点标志物是重点照明对象。
人在街道中是在运动的,人眼就像相机一样,看到的是具有透视感的画面,眼珠子一动,画面就变了,身体一动,方向就变了,我们是在瞬息万变中观察世界。当你离远一点看到的是街道的印象,有高楼,有天际线,当你离近一点看到的是街道的形象,有树木,有橱窗,有雕塑。我们用相机拍照是静帧画面,在画框里固定了建筑的层次、比例、尺度和远近。当我们在运动中看到的就是立体的动帧画面了,虚实、错位、穿插关系、形态变化。视点变了,一切都变了。同样的建筑自小到大,再自大到小,你来做设计的是静帧照片,而实际的街道又是动态空间,这是不是矛盾?街道中的不同空间载体很多,正是丰富的多种形态塑造了街道的可观、可参与、可通过、可逗留。设计一条街道照明,我们的目的是设计如何更快、更好地引导人们熟悉适应这条街道,从而让空间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更形象化。街道中的载体众多,此起彼伏的建构物,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可以让人聚散驻足休息的广场、绿地,还有城市小品家具、雕塑、装置、公交站台。在对街道定性和定位以后,设计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梳理载体。将载体按照使用功能进行区分——市民广场类、街头花园类、民用建筑类、公用建筑类、商业建筑类、景观绿地类、装置雕塑类、服务设施类,基于功用的不同,相对应的设计手法以及照明光色也是不尽相同。这里面还可以再细分,比如民用建筑类,高大时尚充满设计感的民建和低矮陈旧的民建,就要加以甄选。政府行政建筑和一般公用服务建筑也要做区分,市民广场和街头花园在照度和空间韵味上绝对是不相同的。
制定表格对载体分类,把相似相同的纳为一个范畴,把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在设计初期就能实施调整,这是对载体的分类,也是预设一种手法和光色,它是形成街道完整性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对于街道的定性定位、载体划分梳理、手法光色预设,这些都只是完成了一条街道照明做为导则设计的一部分工作。
举例如下:
为更好地引导某市街道的夜景照明工作,将舒适性、艺术性、时代感和安全性融合在街道夜景设计中,为严谨归纳以及准确到位,进行多种载体类型划分,如沿街建筑划分为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两大类,对应编号为:公建、民建;公建按照商业设施与文教体育、行政办公分为:商建、文建、政建,民用建筑按照高度分为高层住宅和底层住宅;景观区域按照公园和湿地划分;城市交通按照立交桥和过街天桥。过河桥梁划分。
建筑类:公用建筑、商建、文建、政建、民用建筑、高层住宅、低层住宅、公共景观类、园林公园、湿地水系、城市交通类、立交桥、跨街桥、河上桥、照明载体分类表。
在归纳、划分完载体之后,可以进一步对街道中的载体细分如下:将建筑分成顶部、中部、底部和入口;将公共空间内的景观载体分为小品建筑、 植物、步道、台阶、水景、雕塑、地面;将大型桥体分为桥墩、桥梁板、上部结构。
建筑顶部是城市街道天际线的组成部分,也是装饰照明表达的重点区域,通过顶部的结构体现,用来反映一栋楼的特点和印象;建筑中部是表达丰富图形和构成视觉内容的部分,中部密集的窗户和横向或者竖向线条,这些都是照明的具体手法表现部位;建筑底部是建筑可以适度减弱的照明区域,但是并不可一概而论;建筑入口是最为亲近的载体通道,需要体现它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小品建筑的包含内容比较广泛,严格上说在景观中的小体量建筑都是小品包含,小品建筑的趣味性和近距离尺度,往往是唤醒人对空间喜爱的开始;植物是空间中的主体,也是目前城市街道照明的不可忽视的连绵线和屏障物。树木照明是景观中的重要表现物,树的姿态和稀疏是照明手法考虑的具体内容。
步道是街道景观中的休闲漫步道,一般根据步道的宽度来确定照明方式,可以选择地坪灯、侧光地埋灯来处理步道照明。台阶类同与步道,是步道的高度延伸变化。
水景是景观中的重要表情,水景的出现容易打破景观的呆板和乏味,尤其是广场中的喷泉、旱喷,可以有效拉近人与空间的距离。
雕塑也是景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点缀,很多时候还是瞩目的焦点。城市广场中往往有大型的纪念雕塑、人物雕塑、艺术雕塑、大型装置,这些都构成空间的多样性。
地面的包含意义比较广泛,可以说是景观中的地面也可以说是街道中的地面,根据不同的功用来设计地面的照度,也可以更具需要设计多样化的趣味灯光。
城市中的桥梁划分为桥墩、桥梁板以及上部结构,今天多数的桥梁照明设计还是比较简单划一,我们只知道用线性灯洗亮桥身,以及用投光灯或者点光源照亮斜拉索和桥塔,长此以往中国的城市桥梁都是一个模样照明,这一点还有待灯具厂家和设计师再去努力提高。
图注:城市街道常规下不可能出现全数都亮的状态,总是有若干跳跃的建筑,或者特征强烈的建筑形成视觉明暗关系。
首先是安全的光,无论是行车的安全还是步行的安全,空间中安全是第一性的;
其次是舒适的光,这种光有两种要求,心理满足和眩光控制,心理满足才能产生视觉审美和心理愉悦,眩光控制是产生舒适感受的前提。
当然了人不仅仅需要安全、舒适,还要有趣味和变化,惊喜和震撼,趣味的光在今天的城市照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染色,媒体立面,互动投影,灯光装置,仿生小品,都是在提升人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些都是光所具备的先天条件,因为光是空间的本质。
还要讲一点就是街道的性格。舒适的街道都是有性格的,还是拿长春来举例,走在老街道新民大街上你能感受到一种历史、厚重、古拙、雅静的氛围之美,转个弯到了景阳大街,你感受到的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下子回到了现代、快速、紧迫之中。北京的长安街和中关村大街是不同的,政治性和经济性的不同,肃穆感和明快感的不同,都在塑造街道的不同性格。
街道的性格和城市的性格也是相关联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城市逐渐失去性格,没有性格的城市怎么能使人记住?我们只是记住地名罢了。于是有个性的街道越来越少,再加上仅存硕果的一些古老街道往往狭窄、拥挤、交通不便,被当做历史活化石去保存,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在几十年前的福州城里那是主要街道,现在只是一个半封闭的文化街区。各个城市街道的外观逐渐趋同,但并不是代表着街道就彻底丧失个性。
图注:三坊七巷,福州历史活化石,也是一条重要的文化长廊。虽然这款景观灯在形式和光色上并不舒服,但是这种光影迷离,还是颇有情调。
图注:罗马的街头就会完整许多,街道的个性十分得体,优雅,厚重和温暖。
图注:光色整体,在视觉上具有压倒性胜利。这是金砖以后厦门鹭江道的建筑之光。和罗马的城市之光相比,我们好像生硬了很多。
图注:厦门大同街,LED冷白的光,和历史格调浑然不搭。
图注:厦门大同街,钠灯的光让城市回归古朴。这就是光色的心理作用。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的《街道的美学》推荐大家读一读,他在这本书里以街道为出发点分析了不同民族在对待室外公共空间的不同态度。他也提出合理的街道是什么状态,比如街道的宽高之比,就很重要。我们今天的城市往往陷入宽高比例严重失调,很多街道两侧高楼林立,成为视觉屏障,完全忽视人在空间中行动的视觉穿透和思维外延。还有一种是环路或者纵贯的高架路,车行位置的抬高,又让人一览无余地纵览整座城市,而忽略了自身所处位置街道的存在。城市道路设计强调建筑立面高度H和街道宽度D的比值,当D/H>1,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少会产生接近之感。当D/H=1时,建筑与街道的比例出现匀称之感。当D/H比值远大于1时,人行进在街道上,随着车速提高,视场的变换迅速,给人的感知时间稍短。这时在建筑立面照明上应该体现建筑的精彩部位,并组团做照明开发,形成完整性和主题性。
对于街道照明的美学要求,我想总结出如下几点,可以作为街道照明设计的参照:
①视觉流畅,形成连绵。
街道照明重在形成明暗对比,层次有序,过渡自然,视觉连绵的意境效果;
②图形文化,表现特征。
文化以及美都是依靠形式才能表达出来。无论是抽象的符号或者是具象的图形,都在传递地域文化信息;
③审美愉悦,带来趣味。
照明早已不是简单亮化的阶段,而是要针对城市美学,带来人与环境的情感呼应和灯光吸引。灯光具有的表演性和趣味性可以在适当地点和时间予以彰显;
④光色统一,优雅纯净。
照明形成的诗意性和纯净性是当前城市照明所要关注的方向;
⑤照明优化,视觉尺度。
街道尺度随着功能不同和区位转换而进行变化。
街道是热闹的和有生气的空间,街道的活力,这是设计师在塑造街道照明时候应该注意的关键。街道应该成为公共空间和生活空间互溶、互渗、互借的界面。从街道到工作区域,从街道到生活区域,形成自然的过渡。照明起到很好的铺垫引导工作,否则就是“监狱内院式的空间”了。
图注:安徽亳州城市街道,新建楼宇形成屏障。城市街道的形态/材质/尺度都在快速趋同,让你丧失陌生感。
图注:上海的延安路高架,暗区还是很多的,街道照明并不需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若干个精彩之处。
图注:这个视角的距离最舒服,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的纵深空间。
文章最后续一个当年做的呼和浩特市硕果仅存的历史街区设计案例,今天再来看,为了满足效果的验收,我们还是做了一些狗尾续貂的事情,比如满地到处做投影灯,令人作呕,不过对于古建筑街区的用心探索,这个过程还是教会了我很多事情。案例: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
图注:黄昏的塞上老街。
图注:老街古旧安详。
也是从这一个设计开始,我喜欢上了用灯光营造舞美感/情景感/戏剧感,爱上了用射灯解决空间塑型问题,因为射灯最能生动地表达光的精神,因为射灯的光如同太阳一样,都带有明确的指向。
图注:这条灰砖建筑为主的街道,其实还是晋派建筑的延续,照明如何创造出意境美?
图注:这栋建筑最好是用投光灯做泛光刻画。想用红色将这座旧时的医院染色,增加戏剧性和戏谑意识。
图注:本意想用艳丽的色彩戏谑地反衬街道的沧桑历史,谁知道色彩有点不对,光色选择很重要。
图注:木制牌坊是北派建筑的精髓,这和南方很多石质牌坊味道截然不同。繁琐的斗拱,笔直的铁挺,匾额,斜撑,味道好极了。
图注:这条街道的地面与屋顶照明,更多的是靠我们设计的一款景观灯多向投射,上面一个蒙古族亚克力吉祥图案,最省事的解决照明问题。
图注:一款造型简单的多向投光灯,带有防眩格栅和亚克力发光装饰,可惜被灯具厂家做毁了。
图注:灯光的立面构成。
图注:效果图表达就是想做这种街道灯火连绵的意思,屋顶用立杆灯照亮局部,确实我们也这样做到了。
图注:这个亮度还是有一种烟火味道的,灯光节省,意识也就节省了。
图注:呼市的传统民居是晋派风格,灰砖筒瓦。这些正吻什么的可能是后来补修的,想必在民居上是不能有这样的高规格构件。
图注:效果图是不温不火,牌坊的意境出来了,实际上却是略有用灯和用光上的瑕疵。
图注:牌坊的结构与明暗对比。
图注:还是很清晰地表达了牌坊的重点。
图注:对于历史街区的喜爱真是无以复加。
图注:淡淡的烟尘色的灯光,不火不燥,尽显历史变迁。尊重人文,就是给这里的事物以合理的光。
图注:这是一条很生活化的街道,灯光也就随意一点吧。
图注:灯光只对必要的建筑构件塑型,比如正吻,建筑转角,牌匾,局部彩绘。
图注:光的现场就像一幕舞台的背景,这就是射灯所营造的戏剧感和情景感,建议大家多试一试这种手段。
图注:夜深人静,老街重回历史。
中国智慧照明是中国照明网站中率先提供免费发布中国照明信息的网站:投稿邮箱:hbzm@hbzm.cn,审核通过后会免费发布。可以登录www.wwced.com注册企业网站,发布公司信息